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告  >  正文

教育情报——2022学年(下)第一期

作者:上海培佳双语学校编辑员  时间:2023年04月11日

 

教育情报
2022学年(下)第一期

 


目录

v  让孩子爱上阅读…………………………………………………………………………… 01

v  作业设计要“于高处立、向宽处行、就平地坐”……………………………………… 02

v  2023年度十大教育热点前瞻………………………………………………………………04

v  改善学习生态呼唤学习方式深度变革…………………………………………………… 07

v  项目式学习,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09

v  如何实现作业育人功能的新转向………………………………………………………… 10

v  新课标助力“双减”落地………………………………………………………………… 11

v  新课标下,理想课堂十条基本要求……………………………………………………… 13

 

 


让孩子爱上阅读

 

对于孩子们来说,阅读应该是一种日常习惯,而不是一种专属于假期的习惯。

开学后,阅读也不能丢下,周末时孩子们拥有较多能够自由分配的时间,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起来,加强阅读,开拓视野,锻炼思维能力。

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许多家长关心的问题。有些孩子不爱看书,是因为从小没养成阅读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让孩子从电视机、手机旁边走向快乐阅读呢?趁着周末,家长们可以从以下方法做起——

1、以身作则:放下手机,拿起书本

你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孩子最强的能力是模仿,你的行为和习惯,都会无形地影响到孩子。

家长们成长的年代,没有那么多娱乐方式。如今,00后和10后成为真正的数字原生代,他们比我们更加会利用网络,同时也在网络或电子设备上花费更长的时间,这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这是数字化的大环境,我们难以改变,但人的主观能动性是可控的。

要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家长更应该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起爱读书的榜样。

要让孩子看到,身处数字化的环境中,不是只有手机电视能够娱乐,在阅读纸质书中同样能找到快乐,并且是一种更加高级的快乐。

2、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阅读环境很重要,现在每个城市都有图书馆、博物馆,这些场馆都会不定期举办一些活动、展览,周末时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或者参加一些活动,能够受到不少好的影响。

当然,家还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地方。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和风格的书籍,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当孩子玩累了或是坐下来安静的时候,都会很容易地从书架上拿出一本爱看的书翻上几页,这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培养,让孩子在书香的氛围中慢慢喜欢上阅读。

3、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儿童阅读分为不同的阶段:绘本、讲故事、文字阅读。

给儿童讲故事这个阶段非常重要。

研究表明,一个儿童听父母讲故事的时间长短,与他数年后的阅读水平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每天给孩子朗读故事,就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词汇,提高理解能力,让孩子接触更大的世界。

4、多读原著,改编电视电影可做媒

很多家长觉得小说改编的电视剧没有原著好,希望孩子能去读读书。

下面是一位家长举的例子:以前演电视连续剧《围城》的时候,她总是跟孩子说电视哪里改编得好,哪里有出入,哪个人物比较具有原创性,哪个不同于原著。

于是孩子便有心去翻看了钱钟书的原著,那是他第一次将一部长篇小说看完,觉得受益匪浅,之后孩子便在电视作品与纯文学作品中找到了一块阅读的天地。

还有位上初中的男孩子特别爱看一些史诗性的电视剧,但电视台每晚只播一两集,他很心急,便自己找出书来先翻阅,然后抢在电视剧播出之前跟家人炫耀他已经知道要演什么了!

5、阅读不要急功近利,静待花开

阅读并不是会在短期内或者几年内,看到明显或直接的效果。阅读在很多时候,都是隐性技能。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抱着急功近利的心。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多读几本书,就能写好作文或者成绩就一定非常好。

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喜欢读书,为什么就是不认识几个字;甚至有家长说孩子,连一个作文都写不好,你那么多书都白看了。

学习和写作,都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你读得越多,就读得越好。

读书越多,知识与知识之间就能形成连接,发挥更大的作用,并产生正向反馈,所谓融会贯通,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6、见缝插书,尽量挤时间去多读书

大家经常会抱怨没有时间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的大脑都处于空闲状态,比如早起、睡前、饭后等碎片化时间,见缝读书,无疑是可以立竿见影的。

有位爸爸对女儿的读书问题特别重视,他特地在家中的阳台放个小书架。每次女儿玩了之后都顺手拿一本翻看,根本不用父母劝导,而且很容易看上瘾。一旦坚持下来,孩子自然而然也就养成了阅读习惯。

 

 

 

作业设计要“于高处立、向宽处行、就平地坐”

 

作业管理是“双减”工作的重要方面。

建构作业体系,严控作业时间,提升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可以让学生从被动完成老师布置的“你的作业”走向快乐完成“我的作品”,凸显作业全面育人的功能。

于高处立

设计《作业清单》,建构作业体系

学科作业需要建构作业体系,系统思考作业的目标、结构和内容,厘清作业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局限在当下,孤立、碎片化地布置作业。设计《作业清单》有利于教师根据学业质量标准,整体把握小学教材体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系统设计作业。《作业清单》包括基础作业”“学科+作业”“超学科作业三种,各自独立又内在关联,构成一个完整的学期作业体系。《作业清单》有利于作业的纵向推进,确保作业难度、要求、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科学性和适切性,避免不同年级作业内容超前布置、简单重复等情况。

基础作业定位于减少低阶重复性作业,聚焦重点和难点,及时巩固课堂学习的基础知识和技能。课堂基础作业作为保底作业供学生选择。课后基础作业体现一定的弹性,80%重基础,20%体现开放性与探究性。

学科+作业关注作业的研究性、实践性、选择性和综合性,旨在彰显学科融合的思想,发展学生融会贯通、实践创新的能力。一般每月1次,每学期3—4次。

超学科作业彰显全科育人、知行合一的作业理念,关注学生作业的过程性体验、个性化展示、实践创新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共同学习的社会化素养。一般每学期1次。

如五年级下学期的超学科作业”——诡异的车轮悖论,教师可以这样布置作业:同学们听说过车轮悖论吗?与学习伙伴一起查一查文献资料、做一做实验,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记录研究的过程和结果。期待你们的作品在班级数学大会上交流分享。

向宽处行

实施自定义作业,提高作业效能

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学习习惯、认知风格与学习动机都不同,所以作业设计必须坚持以生为本,顺应学情,兼顾学生的不同需求。

实施自定义作业,还给学生自由选择作业的权利,让作业更具针对性和弹性,从而让不同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富有选择性,学生自定义作业内容。为什么作业负担成为当下亟待攻克的课题?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长期被动完成老师的你的作业,很少享有选择权,他们的自主性和创造性严重受创。

因此,学校倡导设计自定义作业满足学生不同的作业需求,比如自选营养餐作业、好题推荐、寒暑假作业超市等。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可以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飞得更快、更高,学习能力弱的学生也能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树立学习信心。

满足个性化,学生自定义作业形式。作业是学生个人的作品,每个学生都有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教师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作业,绽放学生的个性化表达。如语文学科的自定义作业形式多元:低年级设计字在乐园”“古诗一首歌作业,学生听读、书写、绘画、吟唱,妙趣横生;中年级设计悦读书香作业,个性化的诗集、配乐朗诵、读书札记,各美其美;高年级设计我的毕业纪念册活动,这是一个长周期作业,关注过程性和表现性,学生用电子相册、成长日记等各种个性化作业方式留下毕业纪念。有教师还预留了连心桥栏目,学生将作业的感受、成长的喜悦和烦恼等与老师交流,可以自由涂鸦、写留言条或者找老师聊天。

提高效能度,学生自定义作业评价。学生的作业由谁来评价?传统做法是教师一人包揽全班学生的作业批改、辅导、订正。学校开设了自定义作业评价通道,学生在校园作业吧时间内可以与同桌互批作业,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再请教老师,也可以直接交由老师面批。鼓励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主动帮助作业有困难的学困生,当小老师辅导。4人学习小组的作业如果保持良好或有明显进步,可以获得年级展示作业成果的奖励。如果连续4天全班作业完成得好,则免做一次家庭作业,师生欢度无作业日

就平地坐

加强教研管理,深化作业研究

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强化作业管理的总体要求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学校制定了《作业管理条例》《作业总量审核制度》《作业质量评价制度》,用制度约束行为,及时总结作业管理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健全作业管理校本机制。

深化作业设计研究。把作业设计能力作为教师基本功,定期开展作业设计培训,备课组长作为每天作业设计的组织者,强调不经审视的作业不值得做

学校积极承办作业管理主题研讨会,每学期开展晒晒我的作业学科组创新作业设计研讨会,学科之间的作业通道完全打通。同时,以赛促研,开展青年教师单元作业设计比赛。

促进教学方式转变。双减下的作业设计与实施,倒逼师生教学方式的转变。课堂上,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主动探究,投入到互动交流中。不少教师一开始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与作业研究,后来他们通过作业管理转变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评一致性,尝到了轻负增效的甜头,教学观念从倚重分数走向重视学生健康发展和全面发展。作业设计需要站在全面育人的高度来构思,各学科教师的联合教研将成为双减下的常态,如何寻找学科+”作业的融合点……

作业不应该是负担,而是一个充满召唤的入口。学生在作业中再度发现学习的乐趣、学习的意义和自我的力量。每一个学生的作业都是不可复制的个人作品,它并不是学生对学习的自然主义式记录,而必然包含着能动的选择、加工、改造和升华,是更典型、更儿童、更美好的思维艺术品。

 

 

 

2023年度十大教育热点前瞻

 

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征程中,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依据这一基本政策导向,我们对今年的十大教育热点作出如下前瞻性预测。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要求通过对不同学段思政课建设的全面统筹,推进不同学段思想政治教育有效衔接,并与思想政治工作等环节结合起来,提升“三全育人”质量。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事关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亿万学生的健康成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将“统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基本原则之一。2020年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委员会,对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政治领导和工作指导。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完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212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全国大中小学开展思政课一体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作为教育工作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

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将全面增强三全育人效果,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展读书活动

开展读书活动,要求在全社会深入推进全民阅读的框架下,尤其重视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学生读书,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成长。

开展学生读书活动是深化全民阅读的重要部分。近年来我国全民阅读工作不断推进,在学生中开展读书活动一直是工作重点之一。“十三五”时期我国将全民阅读工程设为文化重大工程,2018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图书馆法》指出,“政府设立的公共图书馆应当设置少年儿童阅览区域”“为学校开展有关课外活动提供支持”。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指出,要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2020年中央宣传部印发《关于促进全民阅读工作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覆盖城乡的全民阅读推广服务体系,国民综合阅读率显著提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作为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要“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深化全民阅读活动”。按照以上文件精神,教育部关工委在全国中小学继续开展了“新时代好少年·强国有我”主题教育读书活动。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要把开展读书活动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引导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

读书活动的开展将丰富学生精神生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并将改善教育氛围、优化教育生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持。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要求整体提高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水平,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进一步缩小义务教育区域、城乡、学校、群体教育差距,统筹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使城乡学生公平享有高质量教育。

义务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国家必须保障的基本公共服务。21世纪初我国完成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目标,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尤其是城乡差距成为重要问题,我国义务教育开始进入均衡发展阶段。通过学校布局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标准化学校建设、薄弱学校改造等,我国缩小了城乡教育差距,完成了义务教育的基本均衡发展。2013年开始启动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工作,到2021年底,全国2895个县级行政单位均通过了国家督导评估,这是继全面实现“两基”后,我国义务教育发展中的又一重要里程碑。《纲要》将“巩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成果,完善办学标准,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作为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要求“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义务教育突出优质均衡确立为2023年重点任务。

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将进一步推动我国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

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要求一方面提升校内教育教学质量,保障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另一方面,持续规范校外各类培训行为,构建良好的教育生态,切实促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双减”工作要解决的是义务教育的关键问题。2021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全面部署“双减”工作,随后教育部联合多部门密集落实“双减”政策,提升校内学习质量,全面规范校外培训市场,取得了有效减负和改善教育生态的显著成绩。目前还面临许多新问题,如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非学科类培训监管存在短板、校内提质增效存在差距等。针对这些问题,2022年底教育部等多部门已联合颁布相关政策,确立到2024年全面清除学科类隐形变异培训、非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效显著的目标。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继续把“双减”摆在突出位置来抓。

继续推进“双减”工作,将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负担,促进校内教育教学质量提升,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和社会氛围,保障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求高校尤其是“双一流”高校发挥培养基础研究人才主力军作用,提高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世界人才高地和创新高地。

人才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高校是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近年来,为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我国已实施了一系列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如“珠峰计划”“拔尖计划”“强基计划”等。2021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人才自主培养的战略意义,提出到2025年,人才自主培养能力不断增强,到2030年,创新人才自主培养能力显著提升等目标。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在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上先行先试。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是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的紧迫任务,有助于确保人才储备安全,提升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保障我国自主创新能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好人才基础。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要求强化“双一流”高校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使命,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2015年国务院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双一流”建设实施以来,显著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因此,2022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在“双一流”建设中要更加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和优势学科”。

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有效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建设高质量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职业人才。

近年来,随着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加快,职业教育的重要性越发凸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亟须深化。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提出职业教育改革的类型化方向,指出职业教育应保持特色,如办学体制上产教融合,提高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等。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继续强调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促进职普融通,完善产教融合办学体制,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等。党的二十大报告对职业教育发展提出“科教融汇”的新方向,要求“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围绕融通融合融汇对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作出部署。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为教育工作重点任务。

加快构建融通融合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有效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适应性和吸引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

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要求通过多方面的措施,促进教师数量、素质、结构协调发展,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

兴国必先强师,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党和政府历来将教师队伍建设摆在突出位置。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造就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方向和路径。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和建设教育强国的要求,2022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进一步推动教师队伍建设,重申“培养造就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中小学教师队伍”,到2035年“构建开放、协同、联动的高水平教师教育体系,建立完善的教师专业发展机制,形成招生、培养、就业、发展一体化的教师人才造就模式”。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指出要持续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

推进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将进一步推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造就符合新时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队伍;为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培养优质教师,有助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全面提高教师职业的吸引力,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要求以信息化助力教育改革与发展,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服务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

数字化发展与转型正席卷全球,必将带来社会的整体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抓住这一重大历史机遇,作出建设数字中国的战略决策,教育数字化是这一战略中的重要部分。《纲要》专篇部署了“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也都将教育数字化作为重点内容。同年,上海市被列为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试点区。教育部于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启动实施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国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不久即开通上线,全面提升了优质教育资源供给质量。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要求,“推进教育数字化,建设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统筹推进教育数字化和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建设作为教育工作重点任务。

纵深推进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以高水平的教育数字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深刻改革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提升教育资源供给和教育治理水平,助力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学习强国。

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改革相关配套政策

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改革相关配套政策,旨在克服“五唯”顽瘴痼疾,围绕党委和政府、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评价主体分类细化教育评价改革相关政策,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教育评价是教育事业的指挥棒,教育评价改革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重要抓手。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教育评价体系改革。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要求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提出“经过510年努力,各级党委和政府科学履行职责水平明显提高,各级各类学校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社会选人用人方式更加科学”的改革目标,并为教育评价改革确立了原则和方向。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完善学校管理和教育评价体系”,这更要求进一步细化政策,完善评价体系。2023年初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将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作为重点任务,强调以评价改革牵引教育领域综合改革。

进一步完善教育评价改革相关配套政策将有利于深入推动教育评价改革的落实落地,从而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改善学习生态呼唤学习方式深度变革

 

全国两会期间,有代表委员建议,应以推动中小学学习方式变革为突破口,促进“双减”落地,改善学生学习生态。

在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背景下,推动中小学学习方式的变革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实现高质量学习是“双减”改革的重要目标,推动学习方式变革被视作实现减负增效提质的关键着眼点,关乎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同时,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时代重新定义未来教育的本质,知识的形式及其建构理念、路径也发生了急剧变化,这必将对学生学习方式产生冲击乃至颠覆效应。变革学习方式既是坚持素养导向、落实育人为本、践行以学习者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应有之义,同时也是与时俱进,适应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科技革命的必然要求。

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始终是我国课程改革的重点,学习方式也处于不断变革迭代、转型升级的进程中,凸显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的学习理念,涌现出深度学习、个性学习、项目学习、跨学科学习、混合学习等多种创新型学习模式。但是,新课标背景下,中小学学习方式的转型仍面临诸多短板与障碍,需以系统化协同理念,深入思考学习方式变革的机制与路径。

变革学习方式首先应深化学习理念的转型,统合协调认知与非认知学习要素,注重学生学习心理品质的培养。传统上以信息加工的视角来理解学生学习方式,将其变革局限于认知方式、风格或策略的转变。知识获取的多寡、难易被视为学习方式效果评判的核心标准,进而催生过于强调应试和分数的教育短视化现象。学习方式本质上蕴含着动机、意志、社会情感等非认知的心理品质。变革学习方式应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学习意志力、创造力、合作沟通能力、社会情感能力作为重要目标,促进认知策略与非认知素养之间的互动衔接、协同发展。

变革学习方式需构建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评”一体化体系,强化教学活动、学业评价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有机匹配和相互支撑。有什么样的评价标准,就有什么样的学习方式。评价标准深刻影响着教师的教学理念与活动,同时也从根本上形塑学生的学习动机、行为、策略和状态。应充分运用教学评价指挥棒,发挥评价的引领与导向功能,将学习方式纳入以素养为导向的学业质量标准体系之中,开发与学习方式变革相匹配的作业设计模式,引导学生学习方式逐步向自主、合作和探究转型。此外,推动教师教学理念的革新,树立正确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师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环节的设计应与学生学习过程紧密联结并与之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通过创新教学方式推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变革学习方式需推动新兴信息技术与学习全过程的高度整合,实现学习方式的数字化变革。智能化与数字化浪潮的到来正推动着学校教育的革命性转型,同时也为学习方式的数字化变革提供技术支撑。数字技术的高度发展使得建构虚实结合、多维立体、个性智能的数字化学习场域成为可能,并将拓展学习空间与平台、丰富学习资源与工具、转换学习情境与领域,进一步推动互联融通的无边界学习的产生。合理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媒介,不断推进人机互补、协作及其与学习全过程和各要素的深度融合,有利于解放学生双手与大脑,为个性化、自主性、探究型学习创造条件,实现学习的过程效能与成果质量的双提升。

变革学习方式还需强化家校社协同,破除教育功利化、短视化倾向,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系统。教育功利化与短视化倾向带来了教育焦虑和无序化的教育竞争。“唯分数”“唯成绩”“唯升学”等功利化、短视化教育行为进一步导致学习方式趋于单一片面、刻板机械与低质低效,从根本上违背了学生学习与成长规律。因此,要充分发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功能,积极宣导正确的教育理念,让教育的育人本质成为社会共识。要引导家长理性看待教育竞争,秉持教育的长期主义理念,缓解家长教育焦虑,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与文化土壤。

 

项目式学习,比你想象的更复杂

——关于项目式学习的国际研究与思考

 

项目式学习是近年来我国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它强调真实情境和产品导向,对学生发展系统思维和提升问题解决能力尤为有效,因此获得了越来越多中小学校的青睐。

近年来,随着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的深入,不少国家的学者对项目式学习提出了新问题,如执行项目式学习对教学效率的影响、项目式学习过程中学生表现差异等。通过对国际项目式学习相关研究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项目式学习的复杂性、困难性,以便更好地探讨项目式学习教学的开展条件、潜在挑战以及实践路径。

学生要形成一定的“内部指引”

项目式学习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学习,这就对学生的内在系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早在2004年,荷兰开放大学荣休教授保罗·克施纳就指出,执行项目式学习教学的前提,是必须要保证学生已经形成了“内部指引”(internal guidance)。“内部指引”概念既包含学生的“预先知识”(prior knowledge)和“预先经验”(prior experience),也包括学生调用各项工具的技能,如探索问题的内驱力、足够的批判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等,其目标是帮助学生在问题空间中寻找一条可行的路径。如果在学生未能形成足够的“内部指引”之时开展项目式学习教学,其造成的结果无异于将学生一人放在黑暗的森林中独自寻求出路。

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内部指引”的强弱与项目式学习“问题空间”的设计密切相关。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空间”过大,学生的“内部指引”则难以支撑其走出解决问题的困境;反之,学生则不能有效地获取新知识,也不能有效地锻炼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项目式学习的驱动性问题时,需充分考虑学生“内部指引”的强弱,慎重选择与之适应的“问题空间”。当然,每个学生“内部指引”的强弱是不同的,这意味着教师在设计项目式学习时,需考虑“问题空间”的层次性,这样才能促进不同学生的发展。

事实上,设计一项任务并不比解决一个问题容易。因此,学生应该参与项目式学习设计的全过程。学生往往能更清晰地判定什么内容更加有趣、什么方式是更便于理解的,这对于实现项目式学习的目标大有裨益。同时,学生还可以选择转变身份,从“问题空间”的应对者一跃成为其他学生“问题解决”的引导者,在自己熟悉的知识领域中教育其他学生。这样一来,受教育者将成为介于“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中间身份,从而实现教学相长的正向作用。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学生参与本身是调动其学习动机、增强其“内部指引”的重要手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总能对自己的“内部指引”有清晰的判断,更不意味着学生完全有能力来选择适合的“问题空间”。因此,在项目式学习全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教师要在“双重角色”中自如切换

“问题空间”与“内部指引”之间的张力既然是学生成长发展之关键,就要求教师发挥特别的作用。在项目式学习中,尽管原则上教师需要发挥的是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所说的“脚手架”的作用,如补充额外的材料、提供额外的工具、给予额外的指导、帮助学生弥合合作中的缺口,但具体教学情境远比想象中复杂多变。在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每一步都经过提前详细规划,但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自主规划解决问题的路径,每一小组甚至于每一个体都有着一套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就意味着教师将不可避免地面对更为多元的教学情境,需要扮演的角色也更为复杂多元。

瑞典林雪平大学教授玛德琳·达尔格伦等人对7名在课堂实施项目式学习的教师采访后发现,教师在项目式学习教学中扮演的往往是双重角色,一种是支持性角色(supportive role),另一种则是指导性角色(directive role)。前者要求教师主动介入学生活动,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施加影响,并引领小组合作。后者要求教师限制自身活动,活动内容是模糊的。教师这种双重角色的切换与转化,让项目式学习教学的执行更具挑战性。

当然,这种看似矛盾的教师双重角色关系源于学生内部指引、问题空间以及教师角色三者之间复杂的关系。能否平衡这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往往是决定项目式学习成功与否的关键。在学生的“内部指引”接近“问题空间”时,教师应限制自身活动,给学生学习留出足够的空间,随机应变地回应学生的需要。而当学生“内部指引”相对于“问题空间”严重不足时,教师更应该主动介入学生活动,给予团队合作上的支持,发挥引导作用。事实上,在真实多元的教学情境中,教师总需在支持性角色与指导性角色之间不断切换,这不仅需要调度教师多方面的能力素养,更需要教师在各种素养能力之间快速决策并使之达到平衡状态。还需特别强调的是,由于项目式学习本身需要调度大量元认知和非认知的可迁移技能,接受传统教育的教师缺少相应的经验,这也是教师在实现角色切换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挑战。

学校要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项目式学习虽然在实施过程中,主要涉及的是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但它绝不只是教师和学生的事,还需要学校提供全方位的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正如前文所述,项目式学习能够顺利开展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形成足够的“内部指引”,同时教师能在“双重角色”中自如切换。然而这两项能力都不是天生的,而必须经过长期培训才能养成。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必须投入足够的资金、时间和空间,让师生逐步养成相应的能力和习惯。换言之,项目式学习需要有较好的学生探究学习与教师角色转化的土壤。 

此外,项目式学习中的多项教育目标,如迁移能力,难以在短期之内得到迅速反馈,只有在长期实践中不间断地观测才能给予恰当的评估。美国佛罗里达海湾海岸大学教授坦雅·孔伯格认为,项目式学习评价的困难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项目式学习更侧重于过程性评价,而非结果评价;二是项目式学习不仅重视学术学习的评价,也同时重视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评价。因此,项目式学习要求更长时段的、更高质量的教学计划和更为严谨细致的监测方案。这往往超出了单个教师的能力范围,需要学校整合更多的资源、调动更多的力量,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活动。

此外,由于项目式学习基于真实情境,学校还需将学生项目式学习的结果即“产品”投入模拟市场或真实市场,由其检验“产品”是否足够优秀。资源丰富的学校可以联系工厂、创意孵化园等机构将产品从概念变为实体,交由真实市场检验,也可以定期联系业界大咖、产品专家、科研人员为学生的产品设计提供切合实际的建议。这对学校的社会资源调度和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在开展项目式学习之前,非常有必要全面审视自身组织结构、管理方式和文化土壤,以决定学校在多大程度上与多大范围内开展项目式学习。

 

 

 

如何实现作业育人功能的新转向

 

作业问题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话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生作业存在重知识再现,轻知识运用;重视知识的巩固练习,轻视作业的实践、体验、探究功能;重书面,轻活动等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业负担过重,作业应用功能弱化。

作业的依据是什么?作业的导向又是什么?笔者以为,新课标实施后,把课程标准作为作业依据,把素质发展作为作业导向,是破解作业难题的“金钥匙”。如何实现作业育人功能的新转向?具体说来,应从以下五方面“指向”去考量:

指向学生大单元整合能力的作业。基于大概念整体教学视角,研究“文本+”作业设计,打破单元壁垒,主要是通过单元内部分内容整合、整个单元的整合、跨单元整合、跨年级整合四种方式,进行整体设计。备课组、教研组应将作业设计作为教研活动的重要内容,保证作业的针对性和系统性,避免作业“各自为政”局面,强化作业整合。比如在学完一个单元的内容后,需要总结提升,这就需要专题拓展性作业,由于前面一系列课时下来,学生在学习每一个单元时,已经建立了单元知识框架,这时的作业训练侧重的是前联系后延伸。

指向学生学科融合能力的作业。根据各学科的性质和育人价值,研究“学科+”作业设计,实现学科融合创新。优化课程内容结构是义务教育新课标的重要变化内容之一。如语文学科,可结合美术、音乐等相关知识,布置给古诗配画、给课文配插图、诗歌吟唱、配乐朗诵等作业,实现诗情与画意、文学与艺术的美妙结合;生物学科让知识变成故事,让知识变成图片,把讲与画纳入生物作业体系;以调查类问题开展学习,运用语文知识撰写调查报告,运用数学知识统计调查数据,运用生物学科学调查法制定调查方案等,设计跨学科作业。

指向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社团类作业。社团类作业的课程实施人是各学科教师,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在教师的指导下制定方案,独立开展实践活动,走近生活、社会和大自然,在完成社团类作业的过程中丰富自身阅历。如历史社团可设计作业“歌曲中的历史”,把容量大、难记忆的历史知识变成旋律优美、内涵丰富的歌曲。

指向学生行动能力的实践类作业。实践类作业形式多样,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展思维能力。如“净滩行动”“情暖社区”等社会服务类作业,让学生在亲身体验和直接参与中提升实践能力,增强团体精神,磨炼意志品质;“众厨芳”“开心农场”等线上作业,让学生参与学校管理与维护,培养劳动观念;假期劳动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劳动能力,树立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观,在劳动中发展思维。

指向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选修类作业。选修类作业可设计综合大选修、特长大选修两类。综合大选修作业可按照不同学科开设选修班,分别完成基础性、拓展性作业;特长大选修作业可整合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等课程,充分展现和提升学生的个性特长。

 

 

 

新课标助力“双减”落地

 

教育部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体现了教育者对课程标准方向性、科学性和时代性的深刻把握与敏锐洞察,为课堂教学变革提供了新的方向和目标。学校教育必须由强调“知识本位”向“素养立意”转换,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方式组织课堂教学,让教育回归教化本质,改变学业质量评价标准,助力“双减”真正落地。

由知识而素养,落实“双减”之策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关涉学生学业及其进程。课程标准既要体现国家意志,又要符合学生成长特点。课程标准依据党的教育方针、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具体规定了学校各学科课程的性质、目的、内容框架等,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直接关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首先要助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新课标基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结合义务教育性质及课程定位,把思想性、教育性、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实践性融入课程内容和课程组织形式,指向青少年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现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的文化自信,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了操作性指南。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修订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出发点,从根本上提高人的现代化精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个人应对不确定性未来的综合能力,增强国家在人才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基于社会环境需要,新课标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及国家安全、生命安全与健康等主题融入课程内容,充分体现出课程育人的思想性、时代性,彰显着教育的教化本质。

新课标修订的重点在于对“双减”政策下教育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回应。“减负提质”,增强课程结构和内容的科学性与系统性,是对学生生命成长的负责,也是对学生未来适应社会变化、实现终身发展保驾护航。特别是,把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有效方式,这不仅彰显出学生个性化成人的现实诉求,可以提升学生课程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且反映出新课标与时俱进回应新时代对人之精神状况的新诉求。

于实践中启智,寻绎教化之基

新课标在基础性之外,还强调义务教育的综合性和实践性,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把学科知识与学科活动融为一体,充分体现出教育使人适应不确定性未来的敏感性,这是教育教化本质的体现。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教化包括理论性教化和实践性教化。其中,实践性教化是理论性教化的基础和前提。伽达默尔在《真理与方法》中谈及,教化与“共通感”“判断力”和“趣味”一起构成人文主义四要素,并处于人文主义四要素之首。人在共同体中存在,人之教化需要通过共同体的交往活动得以发展。新课标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整合学科知识,通过综合实践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变革学习方式,把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共同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克服“唯分数”的片面教育观,强调价值观的养成,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体现出人作为社会性存在所必备的生存能力和道德修养,体现出实践性教化所内蕴的善的理念。

课堂教学是新课标颁布和实施的主阵地。培养核心素养、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有赖于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变革。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创造性,让学生回归教育生活实践,在体验、表达、理解、探究、反思与合作中解决实际问题。新课标打破片面追求学科知识的逻辑、忽视学生学习体验的课程结构,突出知识为人的生存发展服务而不是人成为知识载体的观念,基于学生学习、应用知识的立场安排课程内容,把学科知识融入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实践探索。

课程变革要始终坚持以学习为中心,从学生学什么到怎么学,再到为什么学、学得如何,始终围绕学生核心素养展开。新课标以系统的课程内容目标、设计、理念和评价体系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使学生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进而实现成人之教化。

从数量到质量,通达学业之道

“双减”政策出台后,学生作业数量减少了,但质量不能降低。“双减”政策的有效落实有赖于学校课程教学内容和方式的改革,这要求教师自觉把握跨学科的知识节点,明确课程实施要求,引领教学实践及教学评价变革。为落实“双减”政策要求,课程方案在保持义务教育总课时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优化课程设置,整合道德与法治课程,改革艺术课程,将劳动课程和信息科技课程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将科学、综合活动起始年级提前至一年级。语文等16门学科的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结构、学业质量标准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

新课标结合各学科课程内容,研制了反映不同学段学生学业成就的学业质量标准,通过学业要求、教学提示等为教材编写、教师教学、作业布置和考试评价提供了依据。新课标直接带动考试和作业的变革,开始强调让知识“活”起来,让素养“显”出来,人们对考评和作业的理解也从以往服务于知识巩固的工具理性,转向关键能力培养的价值理性和实践问题解决的社会理性。这有助于“双减”政策的落实,让基础教育走向更加科学、更高质量的发展道路。

 

 

 

新课标下,理想课堂十条基本要求

 

基于理想课堂的四大愿景:

(一)改善学生在课堂上的存在状态,提升学生学习生活质量,让学生经历美好的课堂生活;(二)改善教师在课堂上的生活状态,创造教师的幸福生活;(三)对教学内容做有价值的选择和组织,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幸福生活奠基;(四)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方式,实施有效教学。

再结合新的课程方案和标准,观课议课倡导者,成都大学教授陈大伟提出了理想课堂十条基本要求

1.  建设良好教学关系,尊重学生,接纳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保护学生私密领域。

这一条强调,教育学首先是关系学,教学从建立良好教学关系开始。可以观察的点:绝大多数同学能从老师的目光和活动范围中感受到老师的关怀和亲近,这是对教师关注范围的要求。相应地,也是对教师课堂站位、走动路线的建议。在接触和关注学生的过程中,所有学生都应被接纳,没有学生被歧视和被放弃。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是安全的,他们的生命状态是舒展、相对自然的。

2.  有清晰明确的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在教学目标中应有基础性,一方面是对本次教学中的教学材料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等关系进行了理性分辨和梳理。二是能清楚地说明学生要学的东西是什么,并在教学中体现和实现主要内容。

3.  教学内容对学生具有合理性和内在的感召性。

教学内容和要求应具有合理性,对当下的学生有较大价值,能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目标和要求,学习内容对学生构成了挑战并且适合他们学习,这是教学内容的价值性和难度要求。同时,教学内容的处理和表现对学习者应具有一种内在的感召性,学生可以体会或理解学习该内容对自身的意义和价值,这主要是要求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为了学生生活。教师要关注两个方面的学习内容处理:一方面要来源于生活,使学习内容有根;另一方面要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使知识有用;整个学习过程有学习结构、思维过程的展示和梳理,使学习有法

4.  教学内容具有逻辑性、关联性、递进性、结构性、发展性。

在充分研究和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应关注和体现教学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递进层次与结构跃迁。这要求执教老师在更广大的视野中审视教学内容,做有结构的教学,做有学科前后关联、跨学科关联、与生活关联的教学,做有生活逻辑和学科逻辑的教学,做面向未来发展、面向生活的教学。

5.  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尽量少讲或不讲。

没有学生的学习活动,就没有学习过程的发生。这一条是强调要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要努力促进思想而不仅仅是提供思想,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成为学习主体。但是,尽量少讲或不讲不是完全不讲,教师当讲则讲,教学要把握平衡,教师的进出、为与不为的理想境界是极高明而道中庸。教学需要多样化,学生需要得到多样的学习方法实践。

6.  学生在活动前对学习活动的对象、要求、方法清楚明白。这是把课堂还给学生、组织学生活动,增强活动有效性的操作策略。

教学要侧重于学习活动的设计,实现这一策略的有效方式是用多媒体组织学习活动、引导学习活动。

7.  课堂氛围、学习方式与教学内容性质、教学目标的实现相匹配。

教师要关注学习内容的类型和风格,根据不同的学习材料与学习内容匹配多样的学习方式,使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更融洽地统一。进一步,要研究和追求学习方式和学生个体的学习风格匹配,体现因材施教的理想追求。

8.  学习活动对多数同学构成了适度紧张的能力(智力或体力)挑战。

我们对教学效率要有这样的认识:教学效率=同学们围绕合理教学内容的比较紧张的智力活动和有价值的情意活动时间/教学所用(投入)时间。这是以登山课程而不是以阶梯课程的理念,追求和实施对学生成长与发展有帮助的教学,所强调的是以过程谋质量。人因思而变。提高教学效率的抓手在于同学们”“合理教学内容”“智力活动”“适度紧张等关键词。这个公式主要适合以智力活动、情意活动为主,以智力情意发展为目标的课程。

9.  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指向学习的态度、行为和方法。

这是对课堂评价有效性的思考,也是对课堂评价公正性进行反思以后提出的建议。课堂上无论奖惩,指向都应该是真诚、具体、富有建设性的,以评价促进学习,以评价改善学习。

10. 学生有审视和感受自己成长变化的机会。

这要求教师应组织学生回顾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回望和审视中形成学习经验,增强学习效能感,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信心。教师要注重教学活动小结和课后小结,培养反思能力,把学习经历转化为学习经验,学习迁移和运用。

分享到:
版权所有 ©上海培佳双语学校
地址:上海市普陀区宜川路351弄70号 电话:(021) 56611143
沪公网安备 31010702006589号 沪ICP备19030809号-1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