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学年第二学期教育杂志编目索引 第2期
1.中小学教师课程思政素养的内涵特征、结构模型与培养路径/卢立涛(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1
2.国际测评视域下教师质量与工作负担的关系研究——基于PISA和TALIS数据的分析/师欢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10
3.基于TPACK理论的师范生数字能力影响因素及提升机制研究/郭凤英(上海大学)//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16
4.指向工程素养的中小学工程学习评价/董泽华(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24
5.美国最新科学教育评估中试题情境的特征、旨趣及启示/荆鹏(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30
6.信任的激活:补习机构的可视化策略及效果研究/帅嘉成(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38
7.新优质学校建设路径研究——基于63个案例的fsQCA分析/曾汶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区域教育研究所)//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46
8.基于GAI逆向工程法促进小学生计算思维能力发展的实践研究/王克伟(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53
9.学科实践的四个向度/王强(四川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61
10.从“有序公转”到“有效公转”:“智慧同侪”导向的集团协同教研模式建构/谈莉莉(上海市宝山区第二中心小学)//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67
11.美国循证教育发展中证据的应用及其启示/杜兴义(上海市静安区教育学院)//上海教育科研.-2025,no.2.-P.74
12.五十年来西方课程实施理论发展的话语变迁与启示/邵容与(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3
13.布列钦卡元教育理论的旨趣及价值/刘恬(广州大学教育学院)//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17
14.素养体现在哪儿?——对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阅读思考题的体裁分析/余闻婧(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31
1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版义务教育美术教材研究/阿卜杜凯尤木·麦麦提(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53
16.为何欺凌者“屡教不改”?——校园欺凌循环发生的文化根源及系统防治/石亚兵(浙江师范大学高质量教育发展研究院)//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64
17.研学旅行学习收获有多大?——基于深圳市1108名中小学生的调查/李臣之(深圳大学教育学部)//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84
18.教师专业发展何以助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探索/梁颖俊(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99
19.中小学教师培训项目管理成熟度模型研究/张萌(华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部)//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114
20.“第一性原理”思维——马斯克“新星学校”改革初探/徐新煌(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132
21.博观约取:全球视野中的课后服务及其政策启示/赵阳(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全球教育展望.-2025,no.2.-P.145
22.论构建中国化教学论学科话语体系的历史和实践基础/刘旭东(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4
23.“教-学-评”一致性视野下的教学目标叙写/赵德成(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13
24.形态学视域下基础教育课堂形态表征与转型/夏惠贤(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21
25.普通高中生涯教育体系构建的实践探索/索桂芳(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30
26.数智技术赋能课程评价的优势、隐忧与消解/张家军(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38
27.中国课程论学术话语体系自主构建的目标、逻辑与路径/刘亭亭(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47
28.新时代课程实施的学校规划研究/李正福(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55
29.新课改语境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略研究/张紫屏(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61
30.读图时代教科书图文互释的学理基础、育人价值及实践路向/任强(湖州师范学院教育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69
31.数字教材应用生态闭环:结构要素、内在机制与建构路径/郭宏(福建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75
32.活动理论视角下中小学生数字教材使用困境与优化路径/王大磊(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82
33.论证还是叙事?——论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文体选择/高德胜(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88
34.中小学教材编制现代化:从知识平铺到素养培育/叶蓓蓓(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97
35.回归素养:小学习作教学过程重建/余闻婧(江西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103
36.新课程视域下语文学习任务设计模型的建构/文艺(江南大学教育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111
37.小学数学教材习题难度研究——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教材为例/魏佳(渤海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119
38.数学理解赋能学习力的向度、价值及实施路径/吴仁芳(湖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129
39.试析“会用化学思维认知物质世界”——以人教版现行普通高中化学教科书为例/陆军(江苏省苏州外国语学校学术委员会)//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137
40.70余年我国中学生物学教材建设历程、审思与展望/郝琦蕾(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145
41.中小学校开展音乐即兴训练的策略研究/冯亚(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课程·教材·教法.-2025,no.2.-P.153